甘肃春晚 中国市场监管报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关注 访谈 文旅 民星 影视 音乐 书画 摄影 爱善公益 对话民企 综艺娱乐 1号专栏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这是一个作家的书名,已经演变成一句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更是获得了许许多多人的认同与喜爱的生活观念。是啊,在这个纷乱而又喧嚣的人世间,还有什么情是“爱”不能包容、不能超越的,还有什么事是比饥饿更能摧残意志、尊严的呢?

当食物不再仅仅只用于果腹的基本需求,而上升到美之享受的时候,富足里面浸透出的便是幸福与满足了。饕餮,在过去是贪得无厌和饥不择食的代名词,但于今天的餐桌而言,却是对美食及烹饪者的最高褒奖。只有用心的烹制,才有齿颊留香的美食;也只有真心喜欢,才会把一份食物做成兼具了色香味,且有“爱”融入的佳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做菜和食用,都应该是一份情怀,世间百态、烟火气息,于三尺灶台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就如盘中餐,不论悲喜皆需体味。

钟爱一份美食,与钟情一个人其实是差不多的,能够保持长久的喜欢,漂亮的外貌固然是第一重要的印象,丰富有趣的内在才是让人念念不忘的最大吸引力。美食之于味蕾的享受,和情爱给予精神的涵养,看似无关实则同理,皆属六识当中、五味之内,缺了哪一样人生都将索然无味,区别只在于炮制的过程与用心的深浅罢了。

不论是柴头罨烟焰不起的古代士大夫,还是纤手搓来玉数寻的闺秀,抑或是无声细下飞碎雪拥有高超厨艺的专业厨师,洗手作羹汤这件事,都离不开一份独具的匠心,更离不开时间的熬制。


张掖臊面,就是一种极有内涵的特色面食。喜欢张掖臊面,鲜香是必须的前提,至关重要的一点却是为着那份“糊涂”。臊面,是面与汤的结合,各自烹制、合二为一。传统的臊面,将和好的面团手工薄擀细切,形似韭叶、沸水煮捞,手上千条线,锅中一窝丝。地道的臊面汤应以鸡汤为最佳,牛、猪排骨汤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姜粉等调味,再加入适量水淀粉,使汤达到一定的色度和浓度,最后加入炸豆腐。捞面浇汤,佐以肉片、葱花、香菜、油泼辣子而成。过去制作臊面必要用到自己烧制的蓬灰,那是本地人用田野山间生长的一种叫“蒿子”的植物经过焚烧、结块而得来的天然食用碱,一般呈灰绿色不规则的石块状,需要时加水熬煮、澄清用于和面。蓬灰水揉制成的面团具有特别的柔韧性与金黄的色泽,能够擀出又薄又弹的面条来,还有一股草木的清香和烟火气在内,那种滋味是任何加入现代食用碱制作的机器面都无法比拟的味道。现在,因为烧制蓬灰的技艺基本失传,加上人们都嫌麻烦不愿再去费神劳力,做臊面都是去压面铺买菠菜面或者灰碱面回去凑合了。面条制作好就要做汤了,做汤的时候必须在汤中加淀粉,以保证汤的浓度,汤浓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大概以达到用筷子在汤里蘸一下之后,筷子头上裹1毫米左右的汤汁为宜。煮面条的时间不宜太久,从下到锅里水沸后浮上来即可,捞出热面放在冷水中过一遍,然后浇上烧制好的汤汁,葱花、香菜各撒一把,配以炸成金黄切丝备用的豆腐干,一碗香气扑鼻的张掖臊面就能上桌了。


张掖臊面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糊涂面”。既是对这碗面外形的准确概括,也有调侃戏谑的意味在里头。与苏式汤面的阳春白雪不同,和四川担担面的热情火辣有异,张掖臊面有着独属于自家的味道,一碗面是张掖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思考。陕西有臊子面,且以岐山臊子面久负盛名,外形一如三秦大地般宽厚;隔壁的武威也有臊子面,内容如同凉州人民包容多彩的心胸一样椒红韭绿;唯有张掖特别,省却了中间那一个“子”字,把汤面做出了别致又意义非凡的味道。面糊涂,人亦糊涂,这或许就是张掖人理解中的“难得糊涂”吧!

汤是汤面是面,丁是丁卯是卯,未尝不是一种人生态度。条理清晰、有棱有角固然可贵,岂知生活却并不都是非黑即白,面对复杂多变的人心和世事无常的变故,与其埋怨“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还不如洒然一笑及时止损。一碗面难得糊涂,人生自然也难得糊涂,这般看来,适时的糊涂倒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在张掖人的认知中,从来都没有君子远庖厨的等级观念,尤其体现在吃肉食上面。牛羊肉自古以来就是张掖人民餐桌上最为重要的食物,很长一段时期内甚至是作为主食来享用的,大量的肉类需求也促使张掖的畜牧业经久不衰,而食肉则意味着宰杀。因此,烹羊宰牛且为乐便成了男人们的必修课,总不能指望弱质芊芊的女子手执刀斧去力博那些大型动物们。张掖人的食肉还与金戈铁马的战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由于地处各民族部落交融地带,又是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古时候的张掖人是在烽火狼烟里笑傲驰骋的铁血战士,争夺草场、守卫疆土都需要实力来支撑,强健的体魄与力拔山兮的气盖就是最好的震慑。所以,古张掖地区的饮食便具有明显的符合战争实用的习惯,讲究快做、快吃、快饱,吃饱了还不易饥饿的特点。生于盛世,远离战争之后的张掖人保留了这种餐食习惯,几千年的饮食沉淀自然而然就成了一种传承,喜食牛羊肉也成为地方特色,尤其是羊肉在张掖人的认知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餐桌地位。当地习俗中每逢节庆,或是婚丧嫁娶都必须得有羊肉为大菜,无羊不成宴席,只有羊肉才能体现出主人待客的诚意与热情。

吃羊肉有这么多的讲究,那怎么吃才能尽兴尽意呢?张掖人带你吃出特色来。手抓肉是张掖人最喜爱的羊肉吃法,一般是把羊、牛、猪宰杀后,简单的切块,直接放入大锅中水煮,只加入干姜、干花椒、干草果等少许调料,煮熟后捞出,直接用手撕取,蘸上盐末,就着大蒜食用。同样,牛肉也是这个吃法,只不过牛肉要用小刀割着来吃。这种食用形式正是秉承了游牧民族的习惯,以张掖市肃南县的裕固族人群中最常见,裕固族同胞习惯把带骨的牛肉大块煮来食用,若有聚餐还常以片取肉块的刀功做比试,在餐桌上相互比赛一较高低,输了的一方要喝酒认罚。吃肉与喝汤同等美味,在当地肉吃到七八分饱后,须要盛上热汤,泡上烤制得酥香可口的“烧壳子”,或者在汤里煮少量的面条继续吃,直到彻底吃饱为止。一般这样的一餐饭至少能维持六个小时不饿,更是喜好喝酒的“河西酒廊”人最为钟爱的吃法,据说这样食用可以多装下半斤白酒。吃羊肉吃的就是豪气干云、热血激荡,必得有酒,还须得烈酒才能吃出感觉来,酒肉穿肠酣畅淋漓之际,歌舞便是最佳的饭后“甜点”了。席间裕固族,藏族,还是蒙古族同胞,随便哪一个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籁之音,载歌载舞终让这一餐的氛围达到极致的热烈。兴之所至杯盘狼藉又如何?既然爱那便热情拥抱,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属于烟雨江南的清浅之喜,轰轰烈烈不留遗憾才是属于草原与大漠最真、最醇的味道。只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方能显出大西北男人的胸怀襟抱来。


羊肉还有一种烹饪方法,即羊肉垫卷子,也是张掖特色。羊肉垫卷子同样来自于游牧民族,首选羊羔肉切割成块,用清油爆炒,辅以葱段、蒜片、花椒等调味料待炒至金黄色加水小火焖煮。卷子的制作在熟谙面食的张掖人面前不过小菜一碟,将和好的面团擀成薄薄的一大张面饼,上面抹上清油以便分层,然后细细卷成筒状,切做小段,在羊羔肉焖至八成熟是摆放在肉上。小火慢炖面熟肉烂,一盘令人馋涎欲滴的羊肉垫卷子即可上桌了。腾腾热气中,吃出了感情,也吃出了故事。据说,羊肉垫卷子的发明得自于一位不知名的将军,和一场战争,还有乃是霍去病发明的猜测,总之与战争有关。曾经的河西走廊常常是烽火连三月的疆场,张掖作为河西走廊的中心腹地,你争我夺轮番上演。这一年,将军远征至祁连山驻兵,正是战争进行到最紧要的关头,大军粮草供应却出了问题。当地牧民闻讯及时送来一批羊羔应急,于数万军队而言颇有些杯水车薪,将军灵机一动命火头军把干粮与羊肉一起炖了,以解决羊肉不够吃的难题。那一战大获全胜,羊肉的这一新吃法也随之流传开来,当地人通过实践发现,面饼和面卷与羊羔肉才是绝配,便有了我们现在知道的这道西北大菜。羊肉垫卷子,见证了战争与和平,也见证了张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完美融合,在餐桌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民族、跨越时间的深度交流,这两样食物便也因此结做知己非你莫属了。

张掖自古都出产小麦,虽有一度时期耀目的宫廷专供“乌江稻米”而名动天下,但当地人还是独爱面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河畔的男女最能参悟这偈语中的真意,也便让面食在妙思巧手中做出了百花齐放式的绚丽多姿。不到张掖真的不能理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面团竟能有那么多种姿态。拉长了是“长面”,做小了是“小饭”,截短是“炮仗子”,不长不短是“拉条子”;搓圆的叫“搓鱼子”,捏扁的称“面叶子”;黑色为“洋芋面”,褐色为“青稞面”,金黄者“灰碱面”,绿的是“菠菜面”;刀切斜尖子,筷头拨鱼子,手把揪片子;蒸着吃面筋,煮着吃面条,铁鏊牛粪烤出烧壳子,胡麻清油炸制大馃子……在张掖,面食可以有一千种姿态,突破了想象力的界限。诸多美味总能够使人一见倾心、久食不厌。始于颜值,陷于才华,久于相伴,忠于相守,能把食物做到这般境界者,必是心怀希望满目阳光的,透过烟火缭绕,和五花八门的烹饪手艺,足见其对生活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

懂生活的人都愿意琢磨如何快乐,只有把日子过热闹了,方能抵消这一地鸡毛满身疲惫。若非如此,又怎么会出现煎炒烹炸的热烈火爆?关于对美食与生活的理解,张掖久负盛名的“卤肉炒炮”无疑是深谙其道的。

卤肉炒炮,这个名称已经从形式上超越了烟火之气,而更接近于古边塞的烽火狼烟,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非张国臂掖之地不足以展现其粗犷豪放。卤肉炒炮,重在“卤”和“炒”。卤肉需要小火慢煨,给予足够的时间令其软烂,还要有特别的卤料调制入味,这就要求一份十足的耐心了。烹饪也讲究统筹,锅中煮上肉,等肉卤制的过程可以游刃有余去制作另一样主食炒炮。火烧火燎的一个名称,内在却是爽滑劲道的面条,很有些独属于边塞古城的张掖幽默。张掖旧时有俗语“打到的媳妇揉好的面。”现在家庭都是媳妇儿当家,等闲谁敢造次?但,若要吃到一碗好面,揉面还真是个不打折扣的实在活。将和好的面团反复揉上十数遍,一把子好力气给了温柔的面团以韧性,再分切成指头粗细的面棒抹上清油码放在盆中备用。择洗青菜沥干水分,香葱切段,再备汤锅和炒锅各一,这便万事具备了。

卤肉出锅,汤锅就可以架起来了。水沸之后,把面棒抻一抻至炮仗粗细,揪成适当长短下锅。炒炮的“炮”,其实就是指炮仗,外形酷似炮仗而得名。炮仗子刚熟就得及时捞出,过冷水备用。炒锅烧油,把炮仗子和青菜、葱段一起下锅爆炒,浇上热热的卤肉汤,出锅在面上铺一层卤肉,卤肉炒炮就做成了。食用时,可以再另切一盘热卤肉,或卤好的排骨来当配菜,若有糖蒜、泡菜等小菜佐餐,那滋味就更加醇厚鲜美了。据说,卤肉炒炮有着几百年的传承,在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吃了它能够马上杀敌驰骋千里而久能抗饿。所以,炒炮还需大碗来盛,碗小了便没有力拔山兮的气势,而吃起饭来也不必在意食不言的俗礼,非呼噜山响吃不出炒炮的火热,还必得是三五成群边吃边说笑才能品出地道来。

你瞧,张掖的卤肉炒炮就是这么个性,把河西走廊的豪气奔放都尽数按捺进了一碗面里,摒弃寡淡、独爱重口,抛却俗礼、自成一家。或许,人类挣脱束缚释放天性之后,原该就是这样的吧?食之有情,啖之有味,在咀嚼中体悟人生,炎凉世态、冷暖自知,每一个烟火男女就都有了一份从容,爱与美食缺一不可。

(作者简介:陈玉福,张掖市文联名誉主席,市委市政府特聘专家,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文学教授,甘肃省作家协会顾问、第六届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

陈玉福:甘州美食



声明:所有来源为“中国民星网”、“中国民星网络电视”的内容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Disclaimer: all sources for the“China People's star network”, “China People's Star Network TV” content information, reproduced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Other reprinted text, pictures, audio and video information, the content is from the network,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network, the original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author. If you find this network reprint information infringed on your rights and interests, please contact us, we will be timely verification processing.


“直通WTT大满贯·世乒赛”:徐晨皓晋级男单四强
“榜样就在身边·寻找最美员工”公益活动
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
各族人民幸福吉祥 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我国高科技冷兵器该登场了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例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