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春晚 中国市场监管报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关注 访谈 文旅 民星 影视 音乐 书画 摄影 爱善公益 对话民企 综艺娱乐 1号专栏


近日,有网民建议把《水浒传》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该网民在浙江省政府网站“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留言,列出的主要“罪证”包括:有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情节极其不合逻辑、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等,呼吁把这本“毒小说”从教材里清除出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作了很认真的回复,从《水浒传》的文学价值巨大、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理有据地解释。从网上的舆论看,多数网民支持浙江教育厅的回复。

“毒小说”的困惑

把《水浒传》称作“毒小说”,希望把它清除出教材,这种论调仿佛是几百年前的回音。明清时期,就有人称其为“诲淫诲盗”之书,主张“查禁”。不过,自从才子金圣叹将《水浒传》列为“六才子书”之一,和《庄子》《离骚》《史记》等并列,它的地位就十分稳固了。所以,这位抨击《水浒传》的网民没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网友们的认同,在情理之中。

不过他提出的问题并不荒诞,而且会随着时代发展会越来越尖锐。比如明清之际,围绕《水浒传》的争议还主要集中在它鼓励“造反”,构成了对当时王朝秩序的冲击;后来,人们对其中的暴力元素开始反思;再等到人们有了现代意识,对其中的女性议题又有了新看法,比如不乏有潘金莲、潘巧云的同情者,认为她们是敢于追求自由、不安于命运的女性,等等。

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其实也有过类似的疑问。比如李逵杀人是几乎无自主意识的滥杀,劫法场时经常连“围观群众”一并杀害;再比如看到石秀杀嫂,我也皱起了眉头:即便潘巧云私德有亏,何至于将其衣物剥尽、留下裸尸?这些重口味情节实在让一个现代人难以接受。

我当时问过老师,得到的大概回复是:《水浒传》不是作家有所寄托而创造的一本小说,它本是勾栏瓦舍向普通老百姓讲故事的话本,需要保留一些暴力、情色的元素,用来吸引当时老百姓的注意;而对于其中的重口味,对于保留肉刑、见惯法场行刑的古代百姓来说,并不会像我们今天这么反感。

老师的回复让我顿悟,《水浒传》不是力求“至臻至善”的创作,它是历史的产物。这当中有古代作家的苦心孤诣,但也反映了古代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它不完美,但是真实;它不是精雕细琢、毫无瑕疵的工艺品,但依然是粗粝率真、蕴含个性的伟大作品。

古代经典与现代文明

我们在前进,而经典留在了过去;社会走向现代,古代经典在价值观上的龃龉一定会越发明显,“重估经典”的呼声会更加强烈。

不只是《水浒传》,几乎所有的经典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那么美的宋词,“庭院深深深几许”“歌尽桃花扇底风”之类,都不是写给自己的妻子,而是词人在风月之地送给歌姬侍妾的,这现代人能接受吗?即便伟大如苏轼,还写过“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赞美女子小脚的作品,今天的人看了会舒服吗?《红楼梦》第六回的标题就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又有几人看了不会脸红……

从现代的价值尺度衡量,它们都不完美,难道都应该把它们请出教科书,从我们的阅读空间里删除?这样一来,我们恐怕就剩不下多少经典了。

人类文明不是从完美无瑕的仙界降下来的,而是从泥泞不堪的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的经典总带有一些泥,那些我们不会喜欢的东西。如果我们为了追求一种道德洁癖就去清除经典,很可能是在斩断文明的脉络。

只要我们还在阅读经典,就不可能创造一个文本乌托邦,一个绝对正确、毫无泥渍的“圣地”。经典不可能完美,也不需要完美,如果经典就是至高至妙,那人类社会还往哪进步呢?我们看到经典皱一下眉头,其实都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所以,网民对《水浒传》的挑剔,如果落到了“把‘毒小说’请出去”的窠臼,就未免狭隘了;更合适的方式是讨论怎么“批判性阅读”《水浒传》,怎么去理解那里面带有时代痕迹的元素。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讨论要不要阅读经典了,但怎么阅读经典依然有思考的价值。

我很庆幸遇到那位老师,他很清楚地告诉我《水浒传》的局限在哪,我甚至对古代社会产生了同情。但我也对《水浒传》心生敬意,在那个今天看来有些原始的民间社会,依然存在着这些不畏强暴、向命运宣战的伟大灵魂,这其中的生机与力量,历经千百载依然让人震撼。

别低估了经典,也别低估了孩子

我们不应当有一种傲慢的心态,去简单评判古代经典。“这个暴力,不好”,“那个男女不平等,该禁”,用粗糙的价值评判把古代经典扫描一遍,动辄一禁了之、请出教科书。这太唐突经典了,如果因此将传统的血肉筋骨都丢掉了,更让人心痛。再延伸点说,对待其他事物,也应当摒弃“一元化”的思维。

当然,很多人在批判经典和建议将其清除出教科书时,有一个看似无可争议的“特殊”理由:为了孩子。我们已经见惯了太多这样的场景:一篇课文、一个街头雕塑、一部动画面出现某些情节、部位、画面,总有家长忧心忡忡、痛心疾首,通过网络发帖、政务网站留言等各种途径“曝光”“举报”,一遇到网友质疑,一句:“经典的、大人可以看的,就一定适合小孩看吗”,简直无往不胜。

可这种因果关联是没有事实和逻辑支撑的。一代代看着《水浒传》或其他经典长大的孩子,真的有谁仅仅是因为看了这些书,而人品变坏了、人生被毁了吗?这些经历时代淘洗的经典,不会因为大人的发散联想和刻板印象,就产生什么“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

也不要低估了孩子,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辨别、筛选。每一个人都是从懵懂无知,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的。允许他们有一个试错的过程,这本身也是自我学习和完善的重要部分。不要举着“为孩子好”的大旗,试图打造一个“真空无菌环境”,培养出一个“完美无暇”的孩子。

一个丰裕的阅读空间,一定能提供思辨的空间,孩子能在比较中确立坐标,自我成长。相反,家长偏执、狭隘的思维,倒更有可能“带歪”孩子。

人类认知的进步,总是来自于有思辨的讨论、有逻辑的批判、有选择的接受。对《水浒传》最有意义的阅读,应该是教育工作者鼓励学生去找文献、查资料,探讨其中有疑问的地方,找出对现代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启示,而不是改写一个绝对干净的版本,让学生寡淡无味、机械式地背诵,更不是将其彻底清除出孩子的视野。不能动辄以“为孩子好”为名干预教育这样的专业领域,刀刻斧斫一般唐突经典、摧折文化。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可芦苇也是生活在百物丛生的湿地边,而不是真空里。我们看待经典、阅读作品,首先要承认这一点。


声明:所有来源为“中国民星网”、“中国民星网络电视”的内容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Disclaimer: all sources for the“China People's star network”, “China People's Star Network TV” content information, reproduced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Other reprinted text, pictures, audio and video information, the content is from the network,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network, the original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author. If you find this network reprint information infringed on your rights and interests, please contact us, we will be timely verification processing.


“直通WTT大满贯·世乒赛”:徐晨皓晋级男单四强
“榜样就在身边·寻找最美员工”公益活动
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
各族人民幸福吉祥 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我国高科技冷兵器该登场了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例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