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春晚 中国市场监管报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关注 访谈 文旅 民星 影视 音乐 书画 摄影 爱善公益 对话民企 综艺娱乐 1号专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4年,一次次考察,一次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愈走愈宽广。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桐城六尺巷。诗书照壁前,总书记重温张吴礼让典故。相传清代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向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回诗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于是张家主动退让三尺,吴家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六尺巷从此扬名。汲古言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无小事,把民生的事情办好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就和谐了。”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平津战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役,中国革命的光辉一页。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良久:“民心最重要。”

湖湘大地,红色热土,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灿若群星、光彩夺目。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一师前身是创办于南宋年间的城南书院,因承续千载文脉而厚重,更因近代以来培养出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名师大家而闻名。回望历史,总书记十分感慨:“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

在传承弘扬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参观谷文昌带领全县百折不挠植树治沙事迹的展览时,总书记驻足凝视,仿佛进行着一场跨越数十年时空的对话。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也正如这一次在谷文昌纪念馆,总书记所强调的,“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谷文昌身上的精神内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涵养道德情操。

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强烈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融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革命文化的昂扬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勃勃生机。

声明:所有来源为“中国民星网”、“中国民星网络电视”的内容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Disclaimer: all sources for the“China People's star network”, “China People's Star Network TV” content information, reproduced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Other reprinted text, pictures, audio and video information, the content is from the network,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network, the original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author. If you find this network reprint information infringed on your rights and interests, please contact us, we will be timely verification processing.


习近平给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回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年味儿最是家乡浓。
你身边这些要紧事儿,公开办法来了!
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
中印边境冲突现场画面首次曝光
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旅游组织官方语言